报考指南
当前位置: 首页 > 报考指南 > 招生专业 > 正文
招生专业

信息与计算机学院

日期:2018年06月21日 作者: 来源: 点击率:

■信息与计算机学院

信息与计算机学院成立于201712月,由原信息工程学院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合并而成。学院以通信、电子科学、计算机为主的工科学院,下设信息系、计算科学系系、计算机工程系、计算机基础教学部和实验技术中心。现有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和信息安全等七个本科专业,其中电子信息工程是省级特色、省级品牌和校级优势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国家特色、省级优势、省级品牌和校级优势专业。拥有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计算机应用技术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其中计算机应用技术、电路与系统为山西省重点学科。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转型需求,形成了“图像处理与机器视觉”、“脑信息学及医学影像复杂数据分析”、“网络媒体大数据计算与知识工程”、“数据管理与分析”、“物联网安全”等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学院建立了“微纳传感与物联网技术”院士工作站,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等多个学科平台,同时也是新型传感器与智能控制教育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省高端煤矿机械设备协同创新中心的依托单位之一。

学院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66人,其中教师123人,教辅人员23人。教师中教授25人,副教授45人,高级工程师6人,博士生导师10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人数占教师总数的95%以上。形成了一支学术水平高、学缘结构合理的以教学、科研为一体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学院近5年共引进中科院双聘院士2人,国内外优秀博士毕业生35人。教师中现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 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人才2, 山西省青年拔尖人才1, 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2, 山西省教学名师3,山西省青年“三晋学者”1名,山西省研究生教育优秀导师4名,山西省高等学校“131”领军人才10名。

学院有先进的实验教学设备和稳定的实验实践教学基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程能力。学生的科技实践活动是信息与计算机学院的一大特色,学院设有大学生种子计划,为优秀的学生选配导师,指导学生学习和科技实践活动。学院有大量的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西门子杯工业自动化挑战赛、全国高校物联网应用创新大赛、台达杯两岸高校自动化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赛事活动。此外,学院学生大量参加程序设计与软件有关的竞赛,有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有CCF大学生计算机系统与程序设计竞赛,有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团体程序设计天梯赛,有蓝桥杯程序设计竞赛,有全国大学生软件创新大赛等,通过这些竞赛实现就业率高、就业层次高、就业薪酬高和就业专业对口程度高的四高目标。学院常年组织全校学生参与CCF程序设计能力认证的学习和考试,为国内外知名的互联网和软件相关的公司输送优秀人才。学院面向全校学生成立ACM队,队员有机会参加ACM-ICPC,与世界顶级程序设计选手切磋编程技艺,展现才华。近年来共获得国家级奖励118项,赛区、省级奖励255项。在优异的成绩支持下,学院有众多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校长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台北山西文教基金会晋才奖学金,孙越崎科技教育基金会奖学金,省彩票公益金助学项目,赵宗复基金会奖学金、兴大助学金、丰田助学金、新长城自强助学金、梅赛尼斯奖学金、维康奖学金(仅在信息系学生中评选)、长顺奖学金等。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获得社会和企业的好评。

 

【电子信息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具有从事电子信息工程所需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具有创新意识,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领域内新知识、新技术等信息,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以及一定的组织管理和团队协作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终生学习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能运用工程基础和专业基本理论知识研究和解决电子信息领域的工程问题,能针对电子信息工程问题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分析,能进行电子信息系统和工程设计、实施和维护。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与电子信息工程有关的理论研究、电子信息设备和系统开发、工程设计实施以及系统运行与维护的高级工程技术工作。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应具备扎实的电子电路、数学等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较强的外语综合运用能力;掌握信息的获取、处理与传输等电子信息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模拟、数字、高低频电子线路的设计与测试方法,具备从事现代电子信息系统以及电子器件的开发、设计、工程应用能力与开发能力。

主要课程: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数字电路逻辑设计、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程序设计基础、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波技术与天线、CPLD/FPGA应用设计、通信与网络、音视频与多媒体等课程。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金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专业生产认识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主要专业实验:电子电路实验、数字逻辑实验、微波技术与天线实验、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实验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通信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具有从事通信工程所需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具有创新意识,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领域内新知识、新技术等信息,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以及一定的组织管理和团队协作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终生学习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能运用工程基础和专业基本理论知识研究和解决通信工程问题,能针对通信领域工程问题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分析,能进行通信系统和工程设计、实施和维护。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与通信工程有关的理论研究、通信设备和系统开发、工程设计实施以及系统运行与维护的高级工程技术工作。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应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较强的外语综合运用能力;掌握通信与信息领域内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重点掌握光通信、无线通信、网络与应用和多媒体通信中的一到两个方向的知识;具有设计开发调试应用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际工作的能力,有较强的创新性和适应性。

主要课程:电路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逻辑设计、软件技术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数字信号处理及应用、现代通信原理、计算机通信网络、现代通信技术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金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专业生产认识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主要专业实验:通信原理实验、电子电路实验、数字逻辑实验、微波技术与天线实验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电子科学与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自然科学基础和专业知识;具有运用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理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领域内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和人际交往能力;具有终生学习,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能在微电子技术、电子材料与元器件、电子信息等有关领域从事电子材料、元器件、集成电路、集成电子系统(微纳电子器件、微光机电系统、大规模集成电路和电子信息系统芯片等)的设计、制造及相应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应具备扎实的物理、数学等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素养和较强的外语综合运用能力;掌握微纳电子器件与集成电路设计、加工、测试、封装等基本工艺和基本方法;掌握学科领域相关工程工具、软硬件及系统开发工具,并能利用所学知识,对微纳机电系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识别、表达、研究、分析并解决的基本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程实践能力;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

主要课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导论、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路逻辑设计、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学、微电子技术、微纳加工技术、微纳机电系统及其应用、固体电子器件、集成电路设计基础、集成电路CAD、微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数字信号处理、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金工实习、电子工艺教学实习、认识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主要专业实验:电路基础实验、电子线路实验、数字逻辑实验、集成电路设计实验、传感器原理实验、半导体物理实验、微电子技术实验、微纳加工技术实验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和协同工作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能够通过自主和持续学习拓展知识、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自然科学、计算机工程基础理论扎实,能够综合应用计算机软硬件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计算机领域复杂系统问题和交叉领域工程问题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毕业的学生可在政府、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和交叉领域工程的分析、设计、实施和管理等工作。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方向及前景,掌握扎实的数学、自然科学知识,掌握软件开发、嵌入式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并能在相关约束条件,综合应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计算机领域复杂系统问题和交叉领域工程问题,能够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模块或流程,能够评价计算机系统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

主要课程: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程序设计技术、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离散数学、数字逻辑、编译原理、算法设计与分析、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系统原理、软件工程、计算机接口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多媒体技术与应用、Web系统和技术、嵌入式软件开发、软件项目管理、人工智能原理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实践、自主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物联网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和协同工作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能够通过自主和持续学习拓展知识、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自然科学、物联网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核心理论知识扎实,能够综合应用物联网工程领域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分析和解决物联网工程领域复杂系统问题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的学生可在政府、企事业单位从事物联网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工程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运维、管理支持等工作。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了解物联网工程相关的最新技术和发展动向,掌握扎实的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掌握感知、通信、网络和软件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并能在相关约束条件下,综合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和物联网工程的方法、技术及工具,从事物联网工程分析、设计、开发和维护等方面的工作,同时具备团队协作精神、技术创新、项目管理和市场开拓能力,能够在企事业单位胜任物联网系统的分析、设计与研发,物联网工程的应用、管理和系统服务等工作。

主要课程: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物联网技术概论、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传感器与射频识别技术、现代通信原理、传感网原理及应用、物联网通信原理与技术、嵌入式系统、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嵌入式操作系统、物联网工程设计、移动与嵌入式软件开发、数据库系统原理、物联网测试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信息处理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实践、自主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